# 產品新訊


ONESEC守護者系列太陽眼鏡,為你掌握清晰視界的每個瞬間

編輯部 | 2025-10-20


Shamir以科技打造完美視覺體:AI訂製鏡片結合賽道模擬,開啟未來視覺新境界

編輯部 | 2025-10-16


Ray-Ban全新CTX銅鈦材質鏡框:【輕鬆配戴 × 品味質感 × 持久耐用】一次滿足台灣消費者三大核心價值

編輯部 | 2025-10-03


德國STEPPER START系列,與家長一起守護孩子的活力與笑容

編輯部 | 2025-10-01


台灣兒童近視率全球居高 專家呼籲家長「延緩」才是守護關鍵 近視兒童有救了!「HOYA新樂學延緩近視加深鏡片」立下近視管理新標竿 台灣首款TFDA二級醫材認證 臨床實證鏡片打造安心信任

HOYA | 2025-09-24


用柔霧系鏡框,詮釋秋季流行美學:從色彩到質感,解析值得入手的低彩度眼鏡款式

編輯部 | 2025-09-12


七夕情人節特輯:送禮選品指南

編輯部 | 2025-08-07


打動40+的第二人生鏡框,Gold & Wood X 門市精品美學新體驗

編輯部 | 2025-08-06


為島嶼氣候設計的眼鏡:lool Eyewear用薄鋼定義台灣夏天的清爽日常

編輯部 | 2025-07-07


# 人物專訪


徐銘煌理事長攜手商業會&大眼會,打造視光界產學藍圖

2025-10-15 | 編輯部

走入視光產業超過半世紀,大中華眼視光教育產業學會(簡稱大眼會)理事長、得恩堂眼鏡前總經理徐銘煌的故事,儼然是一段從基層學徒到產業領導者的縮影。


徐銘煌的經歷不僅展現專業技術的養成,更體現對教育與管理的深刻思考。從店鋪的磨鏡片作業,一路到掌管全台灣知名眼鏡通路連鎖體系的經營,再到台北市眼鏡商業同業公會(簡稱商業會)與大眼會的合作與推動,他始終堅持「專業教育」與「多角經營」的重要性。
 

從少年學徒到專業技師
徐銘煌國中畢業後,在親友介紹下,從嘉義老家遠赴高雄,進入得恩堂眼鏡成為學徒。當時每月工資僅百元,在每天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一點開店之外,其他時間須協助清掃、盛裝餐點等雜務,每隔一天晚上還得輪流住下看店。如此嚴謹的紀律與氛圍,塑造出他自律的工作態度。

 

除此之外,他很快就展現對眼鏡相關技術的敏銳與能力──懂得操作綜合驗光儀、檢影鏡等工具,並學會手工磨製鏡片,從多焦點漸進、散光或近遠視度數等鏡片調整皆沒問題,逐步累積經驗。尤其在那個尚未有自動化設備的年代,驗配整副鏡片幾乎全靠手感、專注與耐心。徐銘煌回憶:「常常手磨到破皮,但心裡想著顧客戴上後能清楚看見,一切都值得。」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得恩堂已經有眼科醫師進駐,這在業界極為少見。這樣的專業環境,不僅讓身為學徒的徐銘煌有機會直接向醫師學習,也深深影響他對專業教育的重視。日後他更積極參與進修課程,正是延續這份「結合實務與專業知識」的啟發。

 

後來,他被調任至台北中山北路店,沒多久便離開去服兵役,服役完畢隨即回歸眼鏡業,並陸續被派至博愛店、永和店等門市。此後便在大台北地區,展開他新階段的眼鏡業經營歷程。

 

管理心法:利他與當責並重
一路從副主任、主任到總經理,在北部的職涯期間,徐銘煌首先面臨的是如何帶領團隊的課題。


他強調「以身作則」──第一個到店、最後一個離開;擔任總經理時期更親身力行,開車跑遍全台眼鏡門市,以便隨時掌握現場狀況。為了確保服務與銷售水準一致,徐銘煌常常一天打出五十多通電話,追蹤進度、詢問狀況,以及關心同仁,「光聽聲音就知道是誰,而且可以叫出全名」。


對於人才,徐銘煌的態度是利他與當責並重。他不採用高壓方式,而是相信每個人都有機會被培育和成就,但同時要對自身表現負責。從面談到任用、再到新進人員訓練,他幾乎全程參與;還會帶員工實際演練銷售場景,並定期安排教育講習。如此的嚴格培訓,無形中奠定團隊專業與凝聚力。

 

超前的行銷思維:與在地連結,創新經營
經營上,徐銘煌展現靈活的行銷手腕。在永和店期間,進行一連串行銷規劃:發送三萬份傳單、拜會教會與學校、舉辦滿額贈活動,還在地方電視台廣告露出,只為提高能見度。短時間內,業績超越其他據點,成為公司典範。


後來接手博愛店,同樣從行銷概念切入:重新設置燈光與動線,讓原本老舊的店鋪煥然一新,因為他深知顧客購買意願受第一眼氛圍影響;在周圍發送及在報紙內夾帶傳單;在西門町捷運站刊登牆面廣告;到附近擺攤,主動推銷眼鏡。如此不但為博愛店帶來人潮,更讓業績大幅成長。


值得關注的是,以數位時代的今日來看,上述行銷手法其實與社群互動、SEO及體驗式行銷等,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當年可說是相當超前。


除了對外行銷,他也擅長細膩的「消費者觀察」,在推動銷售方面很有幫助。這源自前輩傳授的要訣──透過觀察顧客的穿著、談吐,甚至日常交通方式,理解其生活型態與需求,提供貼切的產品建議。例如:若是律師,可能偏好有品牌、設計感的款式;若是學生,可能需要相對平價、簡約的款式。

 

教育與進修:推動產業更進步
回顧職涯,徐銘煌擁有從基層到管理層的完整歷練,由個人技術到團隊管理,他的心態也有了不一樣的蛻變,開始以更宏觀的視野看待產業──這也讓他深刻體會到「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因此,除了眼鏡知識與技術外,他主動研習企業管理、人事、內部稽核與控制等課程,甚至遠赴中國溫州醫學院、日本眼科衛生專門學院進修;也到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就讀,考取驗光師執照。他笑說:「我參加過的課程時間,可能比一些博士生還要久。」對他而言,透過教育,不只能提高學歷,同時提升能力,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這將是帶動整體視光產業進步的關鍵。


他也把這個想法,回饋並落實於業內和社會:擔任眼鏡店主任、總經理期間,總是鼓勵員工主動進修;之後任職於商業會理事長,他也延續過去商業會不定期舉辦課程的做法,協同視光專業人士、整合相關資源,開辦繼續教育課程。

 

商業會及大眼會:商業與學術的連結
在早期的視光專業領域中,商業與學術往往被視為兩條平行線。然而,隨著2015年《驗光人員法》通過,為視光產業帶來變革──建立驗光人員的專業認證制度,且執業執照每六年需換發更新,因而須累積一定的教育積分──突顯產業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基於這份洞察,徐銘煌聯合一群志同道合的產業領袖,以及關鍵推動者──現任台北市眼鏡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陳玉霞,共同在2019 年正式成立「大中華眼視光教育產業學會」。

 

網站用_人物專訪-02.jpg

大中華眼視光教育產業學會理事長徐銘煌(左)、台北市眼鏡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陳玉霞(右)

 

陳玉霞回憶,在法案通過後,隨即意識到另一個挑戰:商業會原有的培訓課程,恐難以完全銜接視光教育,這勢必影響產業長遠發展,這也是他積極推動大眼會的主因。雖然過程困難重重,但幸好有徐銘煌與眾多產業前輩的支持而成立。如今,期望透過商業會與大眼會的協力,更密切推動多元的產學合作模式,如:合辦講座、協助培訓、接軌國際等,讓門市人員有機會吸收新知與技術、為店家提升品牌價值,同時讓學界了解和回應第一線的需求與資源。

 

大中華眼視光教育產業學會的未來規劃
 

網站用_人物專訪-03.jpg

 

從百元學徒到產業領袖,徐銘煌的故事映照出台灣眼鏡業的發展軌跡。未來,在他與團隊的推動下,商業會與大眼會將持續為各大品牌及學術教育機構搭起雙向溝通橋梁,推出不同類型的專業課程,讓視光產業人員既可精進技術,也能拓展國際視野與經營思維。


《當代眼鏡雜誌》將會繼續透過報導,記錄和分享不同組織在各自崗位為產業所付出的努力,與大家一同見證視光界的新篇章。


信義區的全新「視」界:DREAM PLAZA,THEWAY眼鏡的華麗轉身

2025-09-09 | 編輯部

隨著DREAM PLAZA的盛大開幕,從誠品時代就駐足信義區的THEWAY德威眼鏡,也以全新的面貌與大家再次見面了。走進DREAM PLAZA一樓,德威眼鏡彷若「熟悉的新朋友」,在相同的地點,以完全不同以往的風格迎接舊雨新知。令人眼睛一亮的土耳其藍不僅讓許多老顧客覺得「新」意滿滿,更吸引了許多新客人。為何在裝潢風格上選擇大膽改變?重新開幕後在找回、吸引客人方面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和行家眉角呢?
 

新內裝大有學問,以「美」抓住客人眼球
店內裝潢是一家店最先映入消費者眼簾的門面,尤其對於第一次到來的顧客,好的內裝是讓人忍不住駐足停留的關鍵。


德威眼鏡的營運長林承賢表示,以前配合誠品的調性選用溫潤沉穩的胡桃木色,這次在DREAM PLAZA重新開幕,他決定不延續以往風格,反而想要趁此機會為客人呈現嶄新的面貌。


營運長說:「我最在意的就是獨特性,如何做出與同行的區別,讓人一看就能識別的品牌性,是吸引客人的關鍵。」同時也要兼顧讓客人能夠沒有壓力地走進店內,因此整體裝潢需要亮眼但絕非鋪張浮誇,而是給人一種清新又愜意舒適的氛圍。


有了明確的方向,多年前在南法香皂店的記憶瞬間浮現出來,成為此次內裝的靈感來源。於是,他以鮮明的土耳其藍為主色調,加上花紋大理石做深淺度上的搭配,平衡視覺感受,輔以溫柔閃耀的玫瑰金作點綴,一間富有質感、讓人聯想到南法風情的眼鏡店就此誕生。

 

林承賢先生與我們分享,當初選擇大理石時也曾經苦惱許久,考慮換成較便宜的建材,不過最終還是為了美感而選擇大理石,才有如今的美麗內裝。這種對於美感的不妥協還體現在小細節上──店內所有花束與花器皆是由他本人所做的搭配。雖是店內的配角,綻放的花朵卻讓店內更有生命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網站用_人物專訪(德威)-02.jpg
 

至於GUCCI店中店當然也不馬虎,光澤感的深綠色沙發,搭配紅色地毯以及淺綠色厚布拉簾,完美呈現GUCCI華麗貴氣的品牌印象。

 

林承賢也提到,為了讓消費者有新鮮感,店裝每三、四年就會更換,讓人深切感受其在店裝下的功夫,也讓人非常期待以後德威還會帶給大家什麼樣的驚喜。

 

網站用_人物專訪(德威)-03.jpg

 

選址眼光獨到,敏銳洞察消費者動向
鮮豔的土耳其藍在以米色為主色的百貨大樓裡十分顯眼,這是他的另一個小巧思,在大部分店家都走安全牌時,大膽明亮的藍色調很能夠抓住客人的目光。


除此之外,他也觀察到現在的消費者習性是「先吃再買」。他解釋道:「以前的消費者來百貨的第一目的是逛街,逛累了再去吃東西;現在的消費者卻相反,喜歡先約吃飯,吃完再去逛街,順帶消費,美食成了消費者心中的第一主角。」因此在選擇入駐的商場時,他會先研究一番餐廳,看看是否能吸引消費者,成了選址的一個考量。

 

網站用_人物專訪(德威)-04.jpg

 

追求與眾不同,盡力滿足客人喜好
說到消費者,林承賢認為現在的客人對於精品配件的接受度很高。以往太陽眼鏡有淡旺季,不過現在的消費者戴墨鏡不僅是為了功能性,更成為時尚的一環,因此一年四季都能賣得很好。

 

另外,他也觀察到現在的客人對潮流變化的敏銳度相當高。許多客人來店內消費時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是直接拿著眼鏡的照片前來詢問。林承賢觀察到這類客人非常追求獨特性,喜歡和別人不一樣,也喜歡與自己已經擁有的不一樣,造就了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流行,不斷汰換。比方從前流行漸層的墨鏡,最近流行全黑;以前流行大框型眼鏡,近來卻一反常道,開始流行起小、窄框型眼鏡;在顏色選擇上,大膽的亮色系和濃色系開始攻佔時尚達人們的版面,除了基礎的黑棕銀,越來越多人喜歡跳脫傳統,用顏色表達自我。

 

網站用_人物專訪(德威)-05.jpg

 

網站用_人物專訪(德威)-06.jpg


他強調:「滿足客人需求是最重要的。客人拿著偶像的眼鏡照片過來,我們不一定有同款,但一定會介紹相似的框型。」他提到店內的眼鏡可分為三種調性:大眾熟知的精品品牌、韓系等有設計感的品牌,以及獨特的小眾藝術類型。細分風格,為的就是滿足更多不同的客群。


談到如何總是走在時尚的最前端,營運長說:「我平時就很喜歡吸收各種時尚資訊,也喜歡逛街。不僅僅是眼鏡,連最新流行的服飾、各個精品品牌如何詮釋自己的風格、裝潢、產品,都會細緻地觀察,從生活出發,累積對時尚和美感的敏銳度,讓我在挑選眼鏡時更能嗅出商機所在之處。」
 

「鏈」出新花樣,帽鏈成大熱單品
德威店內除了眼鏡外,還有一項特別的產品。走進店內,可以看見有一面牆放了許多頂帽子,咦?眼鏡店怎麼會販賣帽子呢?

 

網站用_人物專訪(德威)-07.jpg


林承賢很開心地和我們解說,這是店內最近的熱賣商品──帽鏈,是結合亞洲設計師品牌Neighbor Next Door的帽子,與荷蘭設計師的帽鏈推出的新配件。帽子由天然材質製成,可以調整帽圍,更符合亞洲人的頭型;帽鏈則有各種精緻的樣式,除了作為帽鏈,更可摘下搖身一變眼鏡鏈或口罩鏈。


他補充道,過往眼鏡鏈總是被視為年紀大的人才會配戴,但是現在已成為一種時尚單品,很多客人會購買多條來搭配。這次嘗試性地在店內販售帽子與帽鏈,也大獲好評,詢問度相當高,可見消費者眼中的眼鏡鏈早已卸下老氣的印象,逐漸成為表達風格的時髦單品。

 

這次的採訪,林承賢先生從店內裝潢、選址眉角到選品技巧都與我們熱情分享,不難發現他本人就如同德威的風格基調一樣,專業又不失親切。總是為客人不斷調整進步的作風更可看出作為眼鏡產業一員的熱忱。相信德威眼鏡的經營哲學:求新求變、持續精進,是快速變動的眼鏡市場中的最佳答案。


《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是實戰寶典:小林北大店提供精準驗配、貼心服務,深獲顧客信任

2025-06-06 | 編輯部

對小林眼鏡三峽北大店店主任鄭霞來說,由臺灣隱形眼鏡學會出版、酷柏光學獨家贊助的《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是驗配流程的最佳參考。不僅提升團隊的信心,也讓顧客能夠獲得更貼近需求的專業建議。


小林眼鏡三峽北大店座落於生活機能發達、文教氣息與綠意兼具的三峽北大特區,是當地居民仰賴的視光據點。由於居民普遍十分重視視覺品質,再加上店長適時的衛教說明,店內顧客對散光軟式隱形眼鏡的接受度很高,建立了穩定的客群與高度的信任。

 

專業是信賴的起點

十多年前,鄭霞因緣際會加入小林眼鏡體系,並在總公司接受完整且扎實的培訓,奠定了專業的視光基礎。隨後她更進一步就讀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視光學科,並取得驗光人員專業證照,從實務中深耕學理、從學理中回饋實務,讓她對視光產業有更深入的想法。面對每一次驗配挑戰,鄭霞始終以「專業精進」自我期許,將其轉化為持續進步的動力。

 

深耕社區,提升散光矯正意識

「這幾年,消費者對於散光矯正的認知真的提升不少!」鄭霞觀察,在臺灣隱形眼鏡學會與酷柏光學等隱形眼鏡領導品牌的推廣下,越來越多顧客了解散光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也開始認知到散光軟式隱形眼鏡是一種有效且方便的矯正方式。儘管如此,她認為散光片的驗配普及率仍有成長空間,尤其在實際使用體驗、鏡片選擇與驗配流程上,顧客還需要更多引導與說明。


為此,鄭霞團隊以主動出擊的方式應對。店內除了建立顧客的視力資料外,也會不定期透過LINE 官方帳號發送相關資訊,以及推播回店驗光檢查的訊息;遇到定期上門購買隱形眼鏡的社區熟客,也會立即調出資料關心。如果發現顧客已經很久沒有驗光,鄭霞會主動詢問並安排驗光,關心視力變化,並適時給予驗配上的建議。


目前來看,在地居民對於這類建議的接受度相當不錯,多數皆願意再次回訪,黏著度很高。長期經營下來,也讓顧客在潛移默化中更加了解隱形眼鏡的專業度。這樣的關懷服務,讓來店顧客感受到貼心與專業,也為散光軟式隱形眼鏡的驗配打下成功基礎。

 

以軟式散光片的驗配展現專業與用心

相較於球面隱形眼鏡,散光隱形眼鏡的驗配過程更具有挑戰性,但也是最能夠展現驗光人員專業形象、打造市場區隔的方式之一。


其中,「試戴」可說是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是否成功的關鍵,鄭霞指出:「最理想的做法就是現場試戴散光片,如此一來,就可以即時針對顧客反應做出調整。」此外,試戴也是讓顧客實際體驗散光矯正前後視覺品質差異的最佳方式。因此,為了提升顧客信任度及驗配成功率,小林眼鏡三峽北大店與酷柏光學合作,獲得充足的試戴片,以齊全的規格確保每位驗配散光片的客戶都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鏡片。

 

《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是日常工作的好夥伴

維持專業,是提供高品質服務的基礎。鄭霞表示,團隊除了定期參與公司內部課程之外,也會造訪線上線下教育平台進修。例如近期由臺灣隱形眼鏡學會主辦、康寧大學與酷柏光學協辦的「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課程」,就是補充最新資訊的最佳管道。


除了例行進修與內部培訓,鄭霞也大力推薦《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從最初的諮詢開始,指南就提供詳盡的步驟,協助驗光人員循序漸進掌握顧客眼部狀況和需求;後續檢查方式及相關評估指標,以及試戴環節的鏡片確認、操作、清潔等,皆附有完整SOP;也提供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處方換算公式,讓門市工作者有需要時就可以馬上找到答案。

 

網站用_酷柏(小林)_工作區域 1.jpg

 

散光軟式隱形眼鏡能夠讓顧客有機會同時擁有良好的視覺品質與便利的生活,而小林眼鏡三峽北大店團隊的經驗值得大家參考。唯有持續精進、主動關懷,才能打造市場區隔,並成最值得信賴的視力守門員。

 

DSC01190-2.jpg

 


《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是專業後盾:得恩堂博愛店用60年專業&引導體驗,打造最佳銷售模式

2025-05-02 | 編輯部

相對於球面隱形眼鏡,散光隱性眼鏡的驗配過程更複雜,促使部分驗光人員主動向顧客推薦散光片的意願不高。為了提高驗配率,由臺灣隱形眼鏡學會出版、酷柏光學獨家贊助的《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從理論到案例一應俱全,深受業界人士好評,其中就包含得恩堂眼鏡博愛分公司店經理徐振凱。

 

徐振凱任職的得恩堂眼鏡博愛分公司,創立於1965年,是創辦人北上開拓市場的起點。起初他從事的是與視光毫無關聯的軟體業,轉而走入眼鏡產業的契機來自曾長年任職於得恩堂體系的父親。為了補足專業知識,他重返校園,就讀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視光系,並順利取得驗光人員證照。

 

網站用_酷柏(得恩堂)_工作區域 1.jpg

 

精準溝通&引導體驗
是驗光專業化的關鍵

視光產業走向證照化之後,如何以專業建立顧客認同,是門市經營的關鍵要素。以最容易被忽略的散光矯正為例,徐振凱發現許多配戴軟式隱形眼鏡的顧客雖然知道散光,卻不熟悉「散光軟式隱形眼鏡」的矯正效果與必要性。為了讓客戶擁有更好的視覺品質,得恩堂博愛分公司團隊採取個人化諮詢方式,即驗光時若發現顧客散光度數偏高,並具矯正需求,便會主動了解其使用情境與接受意願。

 

另外,提供試戴片、引導親身體驗,也有助於化解顧客疑慮,提高正向的感受。他強調,只要能精準對應顧客的「視覺痛點」,像是夜間眩光改善或長時間用眼的舒適度提升,他們通常都能感覺到配戴散光片的前後差異。

 

DSC01134.jpg

 

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專業度高
有助提升專業形象

散光軟式隱形眼鏡在驗配上最大的挑戰就是散光軸度的定位問題,這也是許多視光從業人員較不願推薦此項產品的原因之一。徐振凱指出,對照一般隱形眼鏡可從藥妝店等無驗光單位的銷售點輕易獲得,散光軟式隱形眼鏡則需仰賴驗光人員依個人雙眼的角膜弧度、驗光度數等數據以及配戴習慣進行精細調整,因此,品牌方是否能提供齊全的規格與試戴資源,對提升驗配成功率有關鍵性的影響。

 

店內的驗配流程為:先進行完整驗光,再提供適合的試戴片,確認顧客為正向視覺感受後再下單,最後等到貨即通知取件。這種運作模式除了可確保客製化,也能有效管控庫存壓力。

 

《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
繼續教育課程提升專業度

在提升驗配能力方面,徐振凱特別推薦《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架構清晰、內容精要,彙整多項臨床建議與操作重點,「不僅可做為視光人員日常工作的輔助提醒,更是新手進修與資深人員複習的重要工具」,再搭配酷柏光學等隱形眼鏡領導品牌支援的試戴片資源,勢必能同步升級視光人員的專業技術和形象,提高顧客信任度,更增加散光隱形眼鏡的驗配成功率。

 

網站用_酷柏_工作區域 1.jpg

 

除了手冊外,近年來酷柏光學等隱形眼鏡業界領導品牌,建立了線上線下教育平台,開設繼續教育課程,邀請國內外視光界專業人士授課,修課後通過測驗還能認列專業積分,對第一線的店家而言,這些專業課程是保持專業水準的一大利器。

 

主圖2.jpg

 

在老城區靜靜耕耘數十年的得恩堂博愛分公司,憑藉不斷累積的驗配經驗與專業養成,實際改善了顧客的日常視覺品質。尤其是對有散光的顧客而言,一副驗配得宜的散光軟式隱形眼鏡,不只是視力改善,更是生活細節的全面升級。得恩堂博愛分公司憑藉專業與經驗,持續用看得見的改變,陪伴顧客走進更清楚、更舒適的每一天。

 

網站用_酷柏(得恩堂)-02.jpg

 

網站用_酷柏(得恩堂)-03.jpg

 


驗配必備《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中山視光眼鏡深耕十二載,讓專業成為顧客不變的信賴

2025-05-02 | 編輯部

由臺灣隱形眼鏡學會出版、酷柏光學獨家贊助的《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是中山視光眼鏡創辦人林鴻隆實務中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指南資訊豐富,對於提升驗光師專業判斷力很有幫助。

 

位於台北天母的「中山視光眼鏡」,已佇立十二年,從專業儀器到各式眼鏡與隱形眼鏡品牌,一應俱全,儼然是社區裡值得信賴的視光據點。林鴻隆畢業於中山醫學院(今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曾擔任台北市驗光師公會理事長,是許多顧客最信賴的視光專家。

 

DSC01157.jpg

 

以對專業的堅持
作為踏入視光領域的起點

林鴻隆踏入視光領域,起點來自於哥哥、視光學界大前輩林克亮的鼓勵與眼光,讓他從中山醫學院推廣教育學分班開始,逐步走向專業之路。畢業後,他曾任職於多家知名視光產品品牌通路,累積實務經驗。

 

民國88年,中山醫學院設立視光學系(林克亮時任為創系主任),他毅然辭職,在次年回歸校園,專心求學。「唯有培養真正的專業,才能站穩腳步。」也因為這樣的堅持,成就了他今日的視光事業。

 

化被動為主動
關懷民眾的視覺品質

對林鴻隆而言,視光專業的終點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能否真正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多年執業下來,他發現許多顧客對「散光」已有粗淺認識,卻對「散光軟式隱形眼鏡」的功能與益處認知不足,往往缺乏主動詢問與深入了解。在現場,他經常遇到顧客拿了隱形眼鏡就走,不進一步諮詢或驗光,錯失適配的機會。

 

他強調,專業不該只是「等顧客發問」,而是主動溝通與引導。尤其面對價格相對較高、需求被低估的散光軟式隱形眼鏡,更需要驗光師在第一線以同理與知識雙軌介入,才能讓顧客意識到視覺改善的重要性。

 

對此,他建議驗光師不妨善用專業身分,化被動為主動,建立雙向對話。舉例來說,他會在顧客選購時詢問是否有時間接受初步檢查,若對方趕時間,則邀請其下次回購時預留30分鐘至1小時,以便進行完整視力檢查。透過面對面的互動,有助於驗光師掌握各方面狀況,也能讓顧客對散光相關症狀與產品時,有進一步的關注與認識。

 

重視顧客親身體驗
驗配隱形眼鏡一定要試戴

「買鞋子都要試穿了,更何況是戴在角膜上的隱形眼鏡?」林鴻隆強調。「試戴」的環節對散光軟式隱形眼鏡來說非常重要,不但可以確認度數、舒適度、是否易跑片等,更可以透過體驗實際感受散光矯正前後的差異性,讓顧客對驗光人員的專業推薦更有信心。「酷柏光學提供的鏡片規格以及試戴片都是最齊全的。」透過廠商的支援,以及自身對隱形眼鏡驗配流程的掌握,林鴻隆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推廣正確的驗配觀念,期望民眾能夠看到驗光人員的專業,擁有良好的視覺品質。

 

網站用_酷柏-02.jpg

 

善用指南提升驗光品質
深入在地推廣衛教

林鴻隆表示,驗光工作有時因專注於某個步驟,易忽略其他關鍵細節,而《散光軟式隱形眼鏡驗配實用指南》整合詳盡的標準流程,能時刻提醒、協助檢核、降低錯誤,有助於強化驗光人員執行信心與服務品質。

 

主圖2.jpg

 

此外,林鴻隆在任職台北市驗光師公會理事長期間,也努力將這份專業轉化為在地衛教推廣行動,例如深入社區義診、到學校進行視力保健教育等。不但致力提升驗光人員的專業形象,也將視光知識轉化為實際改變民眾觀念的力量,為更健全的視覺品質撒下希望的種子。

 

DSC01150.jpg

 


【從在地起家,放眼全視光界】民視專業眼鏡:新舊融合,開創品牌最大價值

2025-01-23 | 編輯部

接近中午時分,一位頭髮斑白的婆婆步入民視專業眼鏡店,直接跟老闆象哥打招呼,象哥熟稔地與婆婆話家常,得知她眼鏡配戴有狀況,立即詢問和調整,不一會兒就解決問題。對於象哥的親切態度和專業技術,婆婆稱讚不已,「我一直以來都找他配眼鏡,就連我孫女的眼鏡也是來這裡配的。」

 

門口.jpg

 

超過二十年的板橋老字號眼鏡店

「我從民國78(西元1989)年入這行,到現在已超過三十五年」,資深的驗光及配鏡經歷,加上曾經在驗光生公會全聯會、新北市驗光生公會等單位擔任幹部多年,讓民視專業眼鏡的「象哥」名號在視光界無人不曉。

 

象哥本名邱建誠,「學生時代的體型比較壯碩,身旁的朋友幫我取了象哥的綽號,就這樣被叫到現在,」他揚起大大的微笑,回憶那段青澀時期,「我的伯父家開眼鏡店,開啟我接觸這行的機緣;後來,我到圓山眼鏡找鄭師傅學習。鄭師傅是我父親的換帖兄弟。」一路從學徒到出師,象哥終於在民國92(西元2003)年於板橋民治街開設「民視專業眼鏡」,真正擁有自己的視光事業。

 

堅持專業,不放過細節

「誠信、專業、服務」是象哥投入視光業以來秉持的信念,並以古語中「做好小事,熬過難事,靜成大事」,做為經營民視專業眼鏡的原則。

 

做好小事,熬過難事,靜成大事

 

對外,他展現親和力,仔細詢問和聆聽客戶心聲,輔以生活化的互動與問候;如果碰到比較過分的顧客,也會盡可能以冷靜及耐心來應對。最重要的是──唯有不放過任何細小的需求,才能解決客戶的困擾。

 

十多年前,有位特別的顧客久聞象哥大名而特來求助,此顧客為公務人員,以電腦作業為主,一隻眼睛視力不佳,另一隻則是雙瞳孔。象哥仔細幫他驗光後,加上種種考量,總算配出適合的眼鏡,並保證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雙眼視力可運作十五年。如今正好接近期限,這位顧客再度預約配鏡。象哥對於如此緣分嘖嘖稱奇,同時也對客戶長久以來的信任感到欣慰。

 

對內,他常保學習心態,力求自己不斷進步。象哥認為,時代不斷前進,觀念也要隨時更新,「除了上課,平日還需要閱讀大量資料,光是店內高階儀器的說明資訊厚厚一疊,我必須在短時間內熟悉。」因為知識就是創造財富的來源。

 

除了知識累積,技術的進步同樣重要。從學徒開始學習磨片,到成為蔡司鏡片第一代磨片師,象哥經手過的鏡片幾乎是無損片,可見他對精準度的嚴苛要求。因此,就算今日已有許多眼鏡店將磨片程序委外代工,他仍然堅持在店內「自己磨片」,如此方能掌握品質,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眼鏡。

 

深耕在地,打造品牌市場
創立於2003 年的民視專業眼鏡,走過數十年,遭逢不少重大事件:SARS、金融海嘯、COVID-19,對於相當仰賴與顧客實際互動服務的實體眼鏡店來說,格外辛苦。不過,「危機就是轉機」,腦筋動得快的象哥,總是能迅速掌握當下,主動尋求向外突破的方法。

 

「在地服務」是象哥經營的首要重點。民視專業眼鏡位於板橋住商混合區,有許多資深居民及家庭,自然也會有配鏡的問題與需求,他粗估店內顧客約50%在地人,而且大多是回頭客,有時還是一家三代都來這裡驗光配鏡。


其次,「品牌區隔」是近幾年的重要策略。


早在十九年前,民視專業眼鏡就已經是蔡司鏡片經銷合約店家,這些年更成為蔡司鏡片的優視力夥伴,擁有尖端的蔡司 VISUCORE 500 儀器,也讓不少有需求的專業人士,慕名前來找象哥驗光配鏡。

 

zeiss.jpg


另外,除了平價品牌外,也引進不少國際大牌,例如:OLIVER PEOPLES、Silhouette、西野正美、porsche design、獨創竹豐等等,實惠與流行兼具,選擇多元,因為他不但要囊括所有年齡層,更要把市場做大。象哥笑稱從1,000 元到10 萬元的眼鏡,只要消費者提出要求,他都可以搭配出來,而這就是民視專業眼鏡和一般眼鏡店不一樣的地方。

 

silhouette.jpg


善用數位行銷,穩固和開拓客源
當代品牌經營最熱門的方式:社群媒體,象哥也沒有忽略。他表示,最早在BBS 盛行之際,他就是「批踢踢」的發文常客;疫情期間,更積極投入,舉凡Facebook、Instagram、TikTok 等,都可以看到、搜尋到民視專業眼鏡的文章、照片或限時動態,「這是最貼近顧客、能夠跟他們保持互動的方式」。因此,象哥時常會發想、規劃,跟
代理商索取最新的產品資訊,並和店內年輕驗光師KiKi 討論,再由KiKi 上傳內容到數位平台。

 

DSC07387.jpg


象哥也活用Google 地圖店家的評論,積極邀請客戶在來店成交後留下評論,偶爾會舉辦打卡送精美禮物等小活動,而他還會不定期主動回覆留言。截至目前已有121 篇評論,4.8 顆星。

 

隨著投入視光產業愈久,象哥也開始思考「傳承」這件事;其中,負責網路宣傳執行的KiKi,便是他的傳承對象之一。現今於民視專業眼鏡工作一年的KiKi,很高興自己能在這裡邊就業邊學習,雖然她已從學校畢業且擁有證照,但仍選擇繼續念書進修,以期提升自身在理論與實務的專業程度。


此外,象哥也在2024 年1 月開設「民視專業眼鏡鶯歌店」,交由他所栽培、超過十年資歷的驗光師鄭先生來經營,也是希望能善用他的豐富經驗,為更多的民眾服務。


生生不息,展望視光未來
不只專注在自己的視光事業,象哥平常更熱心於公共事務:新北市驗光生公會第一、二屆的理事長,以及第二屆驗光生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目前,則擔任新北市鐘錶眼鏡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回顧草創時期,象哥喊出「生生不息,共創視光專業」的口號,並積極與團隊推動以下項目:「護眼新北市!學童眼界不同」公益配鏡活動,照護弱勢學童視力;爭取為新北市每個驗光人員執業驗光所提供免費法律顧問,以提供諮詢;完成新北市驗光生公會網路積分平台,提供相關資訊,讓每個會員擁有免費學習部分網路課程的機會。甚至還將原先僅有一百多名會員的公會,拉拔成為有七百多名會員的大型組織。

 

如今,象哥用「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來表達現在的心情,「我的下個人生階段是回歸家庭,陪伴八十歲父親」,因此他很早就表明不參選新北市驗光生公會幹部職位,只單純經營他的民視專業眼鏡。


縱使如此,他仍總是關注視光界大小新聞。面對近來的業界紛擾,不管是驗光人員英譯名,或是最近「驗光收費」,他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對於前者,「我希望大家能找個時間,坐下來好好談。唯有『合作』,才是最佳方法」;至於後者,他則堅定表示:「我贊成驗光收費,但希望師、生公會全聯會合作,建立『公版收費標準』,再去實行。」象哥強調,驗光人員的專業必須被重視,但也要有所依據,全台灣統一標準,才不會讓驗光人員和民眾無所適從。

 

我贊成驗光收費,但希望師、生公會全聯會合作,建立『公版收費標準』,再去實行。


雖然象哥已回歸家庭,享受平靜生活,但相信生性熱心、時常關注大小事的他,未來仍然會在驗光專業領域,繼續活躍著!


# 專業解析


急性角膜水腫Acute Hydrops

編輯部 | 2025-10-27


停戴隱形眼鏡後,要等多久才能進行驗光?

編輯部 | 2025-10-27


雙眼協調創新突破:稜鏡訓練裝置助你減輕視覺疲勞、強化眼睛功能

編輯部 | 2025-08-11


我是不是有「圓錐角膜」?

編輯部 | 2025-08-11


讓眼睛更會「對焦」:旋轉稜鏡訓練幫助近視族改善視力反應

編輯部 | 2025-07-07


眼睛糊到蜊仔肉?認識「眼翳」

編輯部 | 2025-07-04


Copyright © 1984-2023 Modern Paper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 摩登出版社/當代眼鏡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