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英國College of Optometrists在官方期刊發表了一項針對1,303位執業驗光師的全國調查,首次大規模揭露英國驗光師的心理健康現況。結果顯示,37%有中度至重度心理困擾,24%有憂鬱風險、28%有焦慮風險。這些數字比澳洲2021年同類研究(30%有心理困擾)還高,凸顯從業人員心理健康是全球視光產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為什麼值得台灣重視?
台灣的視光門市工作型態與英國類似:
◆ 長時間站立服務客人
◆ 面對多重業績與顧客滿意度壓力
◆ 持續的專業學習與技能維護需求
◆ 店內人力常偏少,工作分擔有限
這意味著,雖然國情不同,但心理健康風險可能有高度共通性。若忽視,將影響工作效能、服務品質與人員留任。
研究關鍵發現
1.年輕與早期職涯風險高
剛踏入行業、尚未建立穩定人脈與自信的驗光師,心理困擾比例較高。原因可能包括收入不穩、技能不確定感、工作控制度低。
2.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
自評身體狀況不佳的驗光師,憂鬱與焦慮風險明顯增加。這顯示「健康生活型態」是保護因子。
3.工作角色多樣性是保護傘
有額外專業角色(如處方權、進修臨床技能、參與教學或社區眼保健計畫)的驗光師,心理健康狀況較佳。單一、重複的工作內容可能讓壓力累積更快。
4.求助意願不足
即使在有心理困擾的群體中,仍有31%從未尋求專業協助。這在台灣也常見,因為擔心被貼標籤、怕主管或同事知道。
給台灣門市經營者的行動建議
1.創造多元職務發展路徑
◆除日常驗光與配鏡,安排員工參與社區眼保健活動、專業進修、數位行銷或顧客服務專案。
◆鼓勵員工追求專業證照或進修新技術。
2.建立心理健康友善職場
◆設置「匿名意見箱」或線上問卷蒐集員工壓力狀況。
◆提供員工協助方案(EAP),包含免費心理諮詢資源。
3.關注新人與年輕員工
◆在入職前 1 年安排固定導師,定期討論職涯規劃與生活平衡。
◆用「試錯」容忍度和正面回饋,取代高壓批評。
4.融入健康生活元素
◆排班時保證足夠休息日。
◆鼓勵午休、規律飲水、站姿變換與舒緩運動。
給驗光師個人的心理健康建議
◆定期自我檢測:每季用簡短憂鬱/焦慮量表(如 PHQ-2、GAD-2)自我評估。
◆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運動、睡眠、均衡飲食是心理保護因子。
◆主動爭取多元工作內容:參與不同任務可降低倦怠。
◆及早求助:若情緒困擾持續 2 週以上且影響工作,應諮詢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
◆建立支持網絡:與同行、家人或朋友保持定期交流。
資料來源:英國Optometry Today